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二学习辅导高二数学辅导高二数学教案高二数学教案:集合与逻辑一单元教案» 正文

高二数学教案:集合与逻辑一单元教案

[10-20 00:48:13]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二数学教案   阅读:8750
概要: 15.已知集合,集合,其中,设全集I=R,欲使,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1.2集合的运算新课标要求(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的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重点难点聚焦并集、交集、补集的含义,以及两个集合之间并、交、补的运算高考分析及对策(1)以考查集合的并、交、补等运算为主,同时注重韦恩,数轴应用,求并、交、补等数形结合的思想的考查。(2)本节在高考中常以选择、填空题型考查,属容易题。题组设计再现型题组1.已知集合M=则为A BC D2 已知集合,,R是全集。① ② ③ ④其中成立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巩固形题组3.设函数的定义域M,函数的定义域为N,求(1)集合M,N(2)集合,4.(08湛江模拟)已知集合,N为自然数集合,求5.(07北京)已知集合,,若,求a的取值范围提高型题租6.(08广东清远)记函数的定义域为A,,(a<1)的定义域为B(1)求A(2)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7.已知,且求实数m的
高二数学教案:集合与逻辑一单元教案,标签:高二数学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15.已知集合,集合,

其中,设全集I=R,欲使,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2集合的运算

新课标要求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的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重点难点聚焦

并集、交集、补集的含义,以及两个集合之间并、交、补的运算

高考分析及对策

(1)以考查集合的并、交、补等运算为主,同时注重韦恩,数轴应用,求并、交、补等数形结合的思想的考查。

(2)本节在高考中常以选择、填空题型考查,属容易题。

题组设计

再现型题组

1.已知集合M=则为

A B

C D

2 已知集合,,R是全集。

① ② ③ ④

其中成立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巩固形题组

3.设函数的定义域M,函数的定义域为N,求

(1)集合M,N

(2)集合,

4.(08湛江模拟)已知集合,N为自然数集合,求

5.(07北京)已知集合,,若

,求a的取值范围

提高型题租

6.(08广东清远)记函数的定义域为A,,(a<1)的定义域为B

(1)求A

(2)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7.已知,且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8.设全集是实数集R,,。

(1)当a=-4时,求

(2)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反馈型题组

9.设全集U是实数集R,,,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 B. C. D.

10.(08广东兴宁模拟)设数集,,M、N都是集合的子集,如果把b-a叫做集合的"长度",那么集合的"长度"的最小值是

A. B. C. D.

11.定义集合A*B=,设,则集合A*B所有元素之和为

12.高三某班共有45人,摸底测验数学20人得优,语文15人得优,两门都不得优20人,则两门都得优的人数

13.已知集合,

(1)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当a取使不等式恒成立的最小值时,求

§1.3命题、基本逻辑连接词与量词

新课标要求:

1.了解命题及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2.了解逻辑连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3.理解全程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4.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5.学会运用等价转化思想进行推理。

重点难点聚焦: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有关命题的概念及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逻辑联结词的含义及命题真假的判定;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有关概念。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的判断,以上是重点突破的内容。

高考分析及预测:

1.考查命题转化,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作为新增内容,很有可能在选择题,填空中出现。

题组设计

再现型题组:

1. 分别指出由下列命题构成的""," """形式的命题的真假。

(1)p: , q:

(2)p:1是奇数,q:1是质数

(3)p: q:

(4)p: q:27不是质数

(5)p:不等式的解集是

q:不等式的解集是

2.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命题的否定的真假,指出命题的否定属于全称命题还是特称命题:

(1) 所有的有理数是实数。

(2) 有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 每个二次函数的图像都与Y轴相交

(4)

巩固型题组

3. 如果命题""是真命题,命题" "是假命题,那么()

(A)命题p和命题q都是假命题

(B) 命题p和命题q都是真命题

(C) 命题p和命题非q真值不同

(D) 命题p和命题非q真值相同

4.已知,设命题p: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命题q:不等式对恒成立,若p且q为假,p或q为真,求a的取值范围。

提高型题组

5设P: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是,Q:函数的定义域为R,如果P和Q有且仅有一个正确,求a的取值范围.

6(最新一年江苏统考)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 ,有是等差数列

B. ,使是等差数列

C. ,有是等差数列

D. ,使是等差数列

反馈型题组:

7. 已知命题p: ,则( )

A. : B. :

C. : D. :

8. 命题"存在,使"的否命题是()

A.存在,使>0

B. 不存在,使>0

C.对于任意都有

D. 对于任意都有>0

9. 命题"若ab=0,则a=0或b=0"的逆否命题是()

A.若,则或

B. 若或,则

C. 若,则且

D. 若且,则

10. 命题p:不等式的解集为,命题q:"A=B"是"sinA=sinB"成立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则( )

A.p真q假 B."p且q"为真

C. "p或q"为假 D.p假q真

11. 与命题 "若,则"等价的命题是()

A. 若,则 B. 若,则

C若 则 D. 若则

12. 如果命题""为假命题,则( )

A.p、q.均为真命题

B. p、q.均为假题

C..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D .p、q.中至多有一个为真命题

13. 已知命题p: ,q: ,且 "p且q"与"非p"同时为假命题,求x的值。

§1.4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四种命题

新课标要求

1.本节涉及到的主要基础知识

(1)了解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2)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2.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演绎法,特例法,转化思想法

3.主要能力

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聚焦

本节重点难点是四种命题的等价转化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

高考分析和预测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命题成立的充分,必要及充要条件的求解和判断问题;四种命题的关系已成为高考命题的首选素材。一方面这类问题具有很深广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命题的空间广阔,可与多个知识点进行交汇,命题素材随处可见。

题组设计

再现型题组

1.分别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高二数学教案高二数学教案模板高中学习网 - 高二学习辅导 - 高二数学辅导 - 高二数学教案
上一篇:高二数学下学期二单元教案:圆锥曲线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