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①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②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③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相关资料】1.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人,清代文学家。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早岁即有文名,多次参加省试,却始终没有考上举人,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除中年一度在江苏宝应做幕客外,都在家乡当塾师,终身郁郁不得志,生活清苦。《聊斋志异》是他用几十年的时间写成的,他称这是他的“狐愤之书”(取义孤独、悲愤)。
2.《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是蒲松龄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以写狐鬼故事著称,但也有个别篇章近似小品,且内容广泛,涉及自然现象(含动物趣闻)、民间技艺等。如《地震》一文就记录了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夏历)戌时作者在济南亲自经历的一次地震;《木雕人》记木偶戏;《铁布衫法》记气功表演等。
【正音】蜃(shèn)景 奂(huàn)山 禹(yǔ) 青冥(míng)
禅(chán)院 甍(méng) 高垣(yuán) 睥睨(pì nì)
连亘(gèn) 窗扉(fēi) 逾(yú)时 倏忽(shū)
www.kmf8.com
【自主学习】
1. 字词:《山市》:奂山山市,邑八景之(的)一也,然(然而)数年恒(经常)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跟)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青天,天空),相顾(回头看)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不久,不一会儿),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屋檐),始(才)悟(明白)为(是)山市。未几(不久,不一会儿),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外城)矣。中有楼若(像)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清清楚楚的)在目,以(用)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的样子),城市依稀而已(罢了)。既而(不久,过了一阵子)风定天清,一切乌(通“无”,没)有,惟(只)危楼一座,直接(一直连接)霄汉(云霄与天河)。楼五架,窗扉(窗户)皆(都)洞开(大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表判断)。层层指数(指着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到)八层,裁(才)如(像)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不可计(计算)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来往匆匆),或(有的)凭或立,不一状。逾时(过了一会儿),楼渐低,可见其(它的)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突然)如拳如(像)豆,遂(于是就)不可见。又闻(听说)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集市)肆(店铺),与世无别,故(所以)又名(叫做)“鬼市”云。
2.译文: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合作探究】1.熟读课文开头,用原句填充:山市景观美丽而又奇特,说明山市独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山市见之不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市蜃景由生成到消失的变化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请简练概括。熟悉文中的描写用语试作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