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山市》处于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继《〈论语〉十则》后第二篇文言文,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初步。 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然而好几年也难得出现一次,只有少数幸运儿在偶尔的机缘里能够见到它,而绝大多数人只能望而兴叹。这篇文章是根据目击者的叙述写的,它历历如画地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无论是大笔勾勒或工笔描摹,都能曲尽其妙,极富想象力。本课学习主要以诵读为主,并能根据描述想象山市美景,了解科学知识,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文言字词不需要重点掌握,但也得作些了解,以帮助理解文意。
学情分析
《山市》一课是文言文,它所涉及的问题是自然现象,与“海市蜃楼”相似,可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适当探究;本文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述山市的生成到消失的经过,极富于想像力,这一点值得学习。学习本课主要以诵读为主。因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尚在初始阶段,所以要求学生诵读课文,以积累材料、培养语感为重点;至于文言字词和语法的要求,则尽量放低或基本不作要求。
学习任务
1. 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并能简练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 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3. 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自己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学习方法
1、诵读法。 本文用文言形式按明晰的时间顺序,历历如画地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全过程。要完成在准确理解文句意思基础上简练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学习任务。
2、想像法。 本文描述“山市”蜃景用语精练生动,学习过程中要发挥再造想像力。
3. 搜集资料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搜集资料,能够领悟、延展课堂内容,激活自己探究的兴趣,科学解释山市的成因。
课前准备
教师:可搜集有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阅读《聊斋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