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教案《春》教学案» 正文

《春》教学案

[10-20 00:29:37]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语文教案   阅读:8683
概要: 教学目标:1、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3、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教学重点: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教学过程:课前导学:第一部分:1、《春》的作者是,字,我们学过他的另外的篇散文。2、给加点字注音:蓑衣()酝()酿()应和()朗润()嫩叶()黄晕()抖擞()嘹亮()卖弄()烘托()宛转()3、体会下列句子中词语的生动性: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钻:②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闹:③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卖弄: www.kmf8.com 4、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躺儿。()⑶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⑷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第一课时一、导入:
《春》教学案,标签:初一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kmf8.com

教学目标:

1、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

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

教学过程:课前导学:第一部分:

1、《春》的作者是       ,字       ,我们学过他的另外的篇散文。

2、给加点字注音:

蓑衣(  )酝(  )酿(  ) 应和(  )朗润(  )嫩叶()

黄晕()抖擞()嘹亮()卖弄()烘托()宛转()

3、体会下列句子中词语的生动性: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钻:

②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闹:

③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卖弄:

www.kmf8.com

4、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躺儿。()

⑶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⑷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第一课时

一、导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同学背诵:“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簿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油东吴万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背诵:“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配乐配画)师:深情朗诵。生:深情朗诵。师生齐诵。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

二、朗读课文:1、学生朗读。2、教师范读。3、同学选读。4、朗读竞赛。

三、整体感知:⑴小声读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填在表格中并写出喜欢的理由。(师生分组同时进行以春草图的描写为例)

喜欢的词语:

理由:

喜欢的句子:

理由:

⑵分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说喜欢的理由老师巡视。

⑶全班交流,生先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师交流并总结。


Tag:初一语文教案初一语文教案大全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教案
上一篇:《古代诗歌四首》教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