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案例反思反思:“学会学习”的新视点» 正文

反思:“学会学习”的新视点

[10-19 12:15:14]   来源:http://www.kmf8.com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阅读:8201
概要: 说起“学会学习”,在老师们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独立探索、自主研究、发表见解”等主体性学习场景。其实,除了这些显性表现,“学会学习”还应具备更为内敛的成分。让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1]《两步计算应用》教学片段A 师:甲数是120,比乙数的2倍还多20,乙数是多少? 生:我是这样算的:(120-20)÷2=50。 师:这位小朋友算得对吗? 生(异口同声):对! 师:真的对吗? 生(意见不一):对!不对! 师:到底对不对呢? (学生陷入沉默,然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声议论着。但无人能作出肯定的回答) [思考]透视这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学生热衷于猜测教师的决策意图,而很少想到花点时间来验证自己的学习结果是否正确。如此一来,面对教师的 “穷追猛打”,学生茫然了。 [案例2]《两步计算应用》教学片段B 师:水库扩建后,受益的人口增加到200万人,比原来增加了3倍,原来受益人口多少万人? 生:老师,这道题是不能
反思:“学会学习”的新视点,标签:数学教学案例,数学教学反思,http://www.kmf8.com
     说起“学会学习”,在老师们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独立探索、自主研究、发表见解”等主体性学习场景。其实,除了这些显性表现,“学会学习”还应具备更为内敛的成分。让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1]《两步计算应用》教学片段A
     师:甲数是120,比乙数的2倍还多20,乙数是多少?
     生:我是这样算的:(120-20)÷2=50。
     师:这位小朋友算得对吗?
     生(异口同声):对!
     师:真的对吗?
     生(意见不一):对!不对!
     师:到底对不对呢?
     (学生陷入沉默,然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声议论着。但无人能作出肯定的回答)
     [思考]透视这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学生热衷于猜测教师的决策意图,而很少想到花点时间来验证自己的学习结果是否正确。如此一来,面对教师的 “穷追猛打”,学生茫然了。
     [案例2]《两步计算应用》教学片段B
     师:水库扩建后,受益的人口增加到200万人,比原来增加了3倍,原来受益人口多少万人?
     生:老师,这道题是不能做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200÷3,除不尽。
     [思考]案例中,面对“除不尽”的计算结果,学生的第一反应是题目数据出现了错误,于是,他们会马上把这个“皮球”踢给老师,很少会有学生去追究是否自己的解答过程出现了漏洞才导致“除不尽”现象的发生。
     以上两个案例场景在眼下的数学课堂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尽管上述现象的产生,必然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细加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反思缺乏”。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形式非常丰富,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充斥着数学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但是,本文权属www.kmf8.com,这些丰富的外在形式所生成的学习成果有否与学生主体的内在反思、品味感悟结合,以实现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呢?这点不容乐观,在很多“形式化”的教学背后,“主体性”反思是非常缺失的。我们的学生不善于(或不愿意)检验自己的思维过程,不善于评价自己的学习策略,不善于寻找自己的认知错误,“自主建构”异化成了教师牵制下的“被动参与”。
     其实,我们不难理解,真正的“学会学习”,必须立足于学生善于自我觉醒、自我转变、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内涵基座上,那些缺乏自我反思的学习活动,是难以纳入“学会学习“的实质性范畴的。“学会学习”,应该有一条至关重要的内涵指标,那就是,学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反思。“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主体反思” 对于“有效学习”不可或缺。“学会反思”理应成为新时期“学会学习”的新视点。
     什么是反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思考过去的事情,总结经验和教训。反思,是对过去经历的再次认识,并由此产生观念自律和策略调整。就数学学习而言,反思指学生对自己数学学习活动过程的再思考、再审视。因此,反思既是一种思维形式,更是一种学习习惯。
     作为一种学习习惯,反思学习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的系统工程。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本文仅就“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学

  www.kmf8.com 生学会反思”谈一点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着眼迁移。引导学生在“猜想新知”处反思
     数学知识点之间总是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或内涵相似性,这为数学学习的“举一反三”提供了重要良机。教学这些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揭示新课学习目标后,引导学生回顾已有旧知、搜索存储经验,反思以前所学的类似内容、类似情境、类似方法,借助迁移对新知有效猜想。
     [案例3]《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怎样的呢?
     生: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
     生:个位是0、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
     (以上猜想,由于与“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异曲同工,所以,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同。但稍后,一些学生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
     生:我认为不一定。lO、13、16、19的个位就是0、3、6、9,这四个数就不能被3整除。
     生:21这样个位不是0、3、6、9的数,却能被3 整除。
     学生围绕“新知猜想”展开了两次自主反思:其一,是反思“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来形成“能被3整除的数的整除”的策略猜想;其次是反思现场生成的“能被3整除的数的整除”的策略猜想,来突破数学学习的定势限制,找寻新知探究的正确方向。两次反思,依托原有认知经验,以原有认知作为反思的支撑,从而生成新知探究策略,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反思”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
     二、巧妙留白。引导学生在“观点失真”处反思
     课堂探究中,学生往往因自身的主观直觉,或受思维惯性影响,而生成他们自认为正确、而实质上偏离真理的观点。对此,本文权属www.kmf8.com,为了发挥反思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教师不要急于发表观点,而应采用延迟评价、暂停教学的方式,给课堂留下冷场空白,为学生提供“闹中忽静”、利于反思的空间,学生往往能够自主洞察到原先观点的缺失之处。
     [案例4】《质数与合数》教学片段(特级教师:潘小明老师执教)

[1] [2] [3]  下一页


Tag:数学教学案例反思数学教学案例,数学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 -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上一篇:对差错的“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