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阅读能力,能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在阅读中,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
3、(过程和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重点:训练阅读能力,提练文章主干。
教学难点:结合个人人生经验及阅读体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风筝》,这是初中阶段9篇鲁迅作品中的第一篇,希望大家能够找到解读鲁迅的钥匙。北师大王富仁教授和钱理群教授的两段话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学习鲁迅要“透过语言,感受真情,进入内心”。
www.kmf8.com
二、感知
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了解了鲁迅生平,理请了文章层次。知道作者写《风筝》,是缘于小时侯的“毁风筝”事件。谁能简要地讲讲这件事。(插图)板书:毁
作者后来称这件事为“精神虐杀的一幕”,这是为什么,这种虐杀,这种伤害体现在哪里。读读课文3,4节,勾画勾画,再谈一谈。
第三节:
△“小兄弟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大好春光,放放风筝,正是有利健康的活动,可是我却嫌恶,不许他放,多么可怜的孩子!
△“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惊呼、跳跃。”写出了弟弟对对放风筝的入迷和浓厚兴趣。这本是极正常的、儿童的天性,而“在我看来却是笑柄,可鄙的”。“只得”这个词把压制写得很严酷。朗读:你能把弟弟入迷的样子读好吗?
第四节:
△别人都买风筝,小兄弟买不起就自己做。别人放蟹、蜈蚣、瓦片,弟弟却是做蝴蝶风筝。可见他很聪明,很有创造力,可我却很愤怒,愤怒他瞒了我的眼睛,苦心孤诣偷做风筝。
- 《风筝》教学设计17
-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学案例
- › 《风筝》说课设计
- › 《风筝》教学设计
- › 《风筝》教学反思
- › 《风筝》课堂实录8
- › 《风筝》课堂实录7
- › 《风筝》同课异构
- › 《风筝》教学案例2
- › 《风筝》课堂实录13
- › 《风筝》课堂实录12
- › 《风筝》教学设计17
- › 《风筝》教学设计16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风筝》教学设计17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风筝》教学设计17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风筝》教学设计17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风筝》教学设计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