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教案《往事依依》教案12» 正文

《往事依依》教案12

[10-20 00:29:37]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语文教案   阅读:8969
概要: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于能力目标1) 朗读感受本文优美的语言,领略作者杰出的文采,提高欣赏散文的能力。2) 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2、 情感目标1) 品味文章中精彩的语句并体会它所蕴含的丰富情感。2) 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3) 能积极主动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4) 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教学方法1、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生回忆童年往事,老师范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2、 研读课文反复诵读,提高审美情趣;积累语言材料;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3、 感悟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来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和作者产生共鸣。三、教学重点、难点1、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2、 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3、 体会、学习刻画、描写人物的情状。四、课时两课时五、课文解读这是一篇回忆童年读书生活的散文,浅显易懂。它在内容上与第一单元“亲近文学”有内在联系。语气优美,饱含深情。作者通过小时候读文学作品的几件十分留恋的往事的回忆,抒写了她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告
《往事依依》教案12,标签:初一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kmf8.com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于能力目标

1) 朗读感受本文优美的语言,领略作者杰出的文采,提高欣赏散文的能力。

2) 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

2、 情感目标

1) 品味文章中精彩的语句并体会它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2) 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

3) 能积极主动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4) 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方法

1、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通过学生回忆童年往事,老师范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2、 研读课文

反复诵读,提高审美情趣;积累语言材料;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 感悟

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来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和作者产生共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2、 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3、 体会、学习刻画、描写人物的情状。

四、课时

两课时

五、课文解读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读书生活的散文,浅显易懂。它在内容上与第一单元“亲近文学”有内在联系。语气优美,饱含深情。作者通过小时候读文学作品的几件十分留恋的往事的回忆,抒写了她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白做人之理,做一个志向高尚的人。

www.kmf8.com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历程都不一样,有一些事情我们早就淡忘了,但有一些事情却永远地刻在了脑子里,因为这些事情或者震憾过我们的心灵,或者给过我们深刻的启迪。同学们心中肯定也有很多难忘的事吧,能跟大家和老师一起分享分享吗?

(找2——3位同学发言)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同学们都从这些事情中懂得了很多,吸取了很多的教训,对你们做人做事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也正是同学们为什么会难忘的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作者于漪那么难忘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于漪老师所写的这篇《往事依依》。

2、 整体感知

1) 老师范读课文

听读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词用横线标示出来。

(2)划出自己认为写的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范读完成后给与时间让同学们讨论。

在黑板上请同学给拼音注音,并解释字词意思。

涟漪()徜徉()水浒()             泊

浩淼()歌咏()婵娟()             熟

阴晴雨晦()镌刻()雕镂()

谆谆教导()绚丽()

搜索枯肠               历历在目              记忆犹新

雄伟险峻               烟波浩淼              无边无际

茫茫荡荡               走投无路              狼狈逃窜

津津有味               气象万千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油然而生              滚瓜烂熟

鸦雀无声               谆谆教导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浩淼:形容水面辽阔。

雕镂:雕刻。

走投无路:形容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Tag:初一语文教案初一语文教案大全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教案
上一篇:《最后一片叶子》教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