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教案《风筝》教学设计15» 正文

《风筝》教学设计15

[10-20 00:29:14]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语文教案   阅读:8275
概要: 1、 知识与能力:1:积累字词,感受作者别具特色的语言;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主旨,3:进行探究性学习,获得思想启迪。4: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教学重点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主旨。理解本文含蓄深沉的立意。[教学过程与方法]本文难点较多,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在预读之后,仍然难以把握文章的要点,切合学校教法要求实际,采用点拨与激励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完成本文的教学。课前话:同学们,我一向在老师面前说,我们班的同学是非常棒的,在这里上课简直是种享受,今天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紧张吗?只要我们象平时一样,敢想会思考、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就一定能展现我们的风采。今天的内容有点难,大家还有信心吗? www.kmf8.com 一、 创设情境 开课入情师:同学们,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大家喜欢放风筝吗?师:大家喜欢放风筝,那能说说放风筝的感受吗?——
《风筝》教学设计15,标签:初一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kmf8.com

1、 知识与能力:1:积累字词,感受作者别具特色的语言;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主旨,3:进行探究性学习,获得思想启迪。4: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主旨。理解本文含蓄深沉的立意。

[教学过程与方法]

本文难点较多,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在预读之后,仍然难以把握文章的要点,切合学校教法要求实际,采用点拨与激励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完成本文的教学。

课前话:同学们,我一向在老师面前说,我们班的同学是非常棒的,在这里上课简直是种享受,今天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紧张吗?只要我们象平时一样,敢想会思考、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就一定能展现我们的风采。今天的内容有点难,大家还有信心吗?

www.kmf8.com

一、  创设情境  开课入情

师:同学们,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大家喜欢放风筝吗?

师:大家喜欢放风筝,那能说说放风筝的感受吗?

————鼓励学生发言

师:很好!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切身感受,有懊恼,有欢乐。确实,当我们望着蓝天白云,踏着茵茵绿草,迎着和煦的春风,感受春天气息的时候,这是何等惬意之事。然而,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这份放风筝的惬意和欢乐呢?让我们一起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和他的弟弟周建人,来了解一段有关风筝的故事。通过风筝,我们来看看小时的鲁迅和中年的鲁迅在对待风筝的态度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书:风筝 鲁迅

2:简介作者

师:鲁迅,我们该不陌生吧。下面就请你谈谈自己所了解的鲁迅和他的作品。(幻灯片)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

《野草》,散文诗集。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Tag:初一语文教案初一语文教案大全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教案
上一篇:《第一次真好》教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