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感知文章的内容,感悟夏天的景美和人勤。
2、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现实,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感知文章的内容,感悟夏天的景美和人勤。
2、难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现实,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
三、本课创新设计的设想及理论依据: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追求三维的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夏》一课生动地描绘了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地赞美了辛勤劳作的人们。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在朗读感悟中理解文章的内容,品味语言的清新优美,感知作者的情感,进而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与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夏》一文的课件,多媒体投影
学生:认读生字词,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五、课堂教学实录:
(一)、朗诵激趣,导入新课。
师:春的百卉萌发,给人再生的愉悦,春的万象泰和,又能使人的情思得到畅快的释放,秋的收获给人成熟的满足,秋的寂寥又能使人的心绪得到淋漓的宣泄。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板书:夏)这是为什么?(板书:?)
www.kmf8.com
点评:教师充满感情的朗诵,能够激发学生对四季的兴趣和热爱,初步奠定美的基础。在四季对比中,产生有关夏的疑问,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生:夏天太热,人就像活在铁笼子里一样,透不过气,所以我们不喜欢夏天。
生:夏天蚊子太多,夜晚我们都无法睡觉。
生:夏天的雨太多,天说变就变,很多时候都打乱了我们的计划。
生:是的,有一次,我们班准备了一次户外活动,就被雷暴雨给打消了。
…………
师:难道在同学生的心中,都是这么讨厌夏天吗?夏天就上点乐趣都没有吗?
生:我认为夏天也有快乐的时候,比如:我们在夏天可以去钓鱼.
生:对待事物的看法,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夏天也有夏天的魅力.
师: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在夏天,我们可以去游泳啊!
生:夏天虽然很热,但是我们现在完全有办法驱除炎热.
师:是啊,夏天有它的烦恼,但也有它的快乐,刚才张超的回答很好,对待遇事物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那么在当代作家梁衡的眼中,夏天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梁衡的《夏》。(教师板书:梁衡)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师: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把课文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文中的“夏天”是个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并且完成填空。(多媒体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