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训练题
契丹族在中国历史上消失是在:( )
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B
分析:契丹族在金与南宋对峙时期,大量进入黄河流域,与汉族、女真族等杂居在一起,机关国长期的交往、融合,到元朝时,他们已经同汉族人没有什么差别了而被称为“汉人”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句?( )
A.铁木真 B.忽必烈 C.文天祥 D.王安石
2.回族开始形成于:( )
A.五代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3.元朝直接管辖台湾的机构是:( )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元朝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②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 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④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1.蒙古族长期以来生活在_________上,12世纪时,开始使用_________工具和_________,促进了蒙古各部社会的发展。
2.1271年,_________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_________。
3.元朝时,原先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__的契丹、女真等族,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被称为“_________”。
三、识图题
(1)他是谁?
(2)他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四、材料解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回答:
(l)此名句出自什么文章?作者是谁?
(2)和同学讲一讲有关他的故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B
二、填空题 1.蒙古高原 铁制 兵器 2.忽必烈 大都 3.黄河流域 汉人
三、识图题 (1)成吉思汗(铁木真)
(2)蒙古族的杰出首领铁木真,经过多年战争,统一了蒙古各部。1206年,被推举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正式建立蒙古政权。成吉思汗不断进行扩张战争,蒙古政权日益强盛,为以后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四、(l)《过零丁洋》 文天祥 (2)(略)
扩展资料
元的统一过程
1234年金朝覆灭后,南宋军依照与蒙古的约定,北上收复开封和洛阳。但是蒙古贵族背弃盟约,用武力阻止宋军收还河南诸地,于是蒙古同南宋的战争开始了。此后四十多年,蒙古军连续攻击南宋。1251年,蒙哥继承窝阔台的汗位,又大举攻宋。由于四川宋军防守严密,蒙哥汗采取绕道吐蕃,攻取大理,然后南北合兵进攻南宋的战略。1253年,蒙古军攻入云南。1256年,大理国八府四郡悉皆降附。1258年,蒙哥汗再次出动三路大军进攻南宋。他自率主力进攻四川,将近一年才进到合州(今四川合川)城下。合州军民坚守9个月,蒙哥汗重伤致死,蒙哥军被迫北撤。1272年,忽必烈再次对南宋发动进攻。元军集中兵力围攻长江中游重镇襄阳、樊城。襄、樊军民英勇抵抗。由于南宋朝廷以宰相贾似道为首的投降派不予支援,最后城破失陷。元军由水陆两路东下,于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皇太后带领小皇帝赵显投降,南宋灭亡。但是,抗战派将领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先后拥立赵X(上下结构日正)、赵昺做皇帝,继续在江西、福建、广东等地抗击元军。1278年,文天祥兵败被俘。1279年,元军进攻南宋最后一个根据地山,陆秀夫背负赵昺投海而死。元朝统一了中国。
返
蒙古攻灭金朝
蒙古政权建立以后,为了摆脱被奴役的地位,对金发动了战争。1211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兵攻金。三年之间,攻破九十余郡。金统治者被迫把都城从中都(今北京)迁往开封,并向蒙古求和。1214年秋,成吉思汗再次带兵南下,攻破中都,大掠汴京近畿而还。此后,蒙古军主力转向西征,金得到二十余年的苟延时间。窝阔台继承汗位,继续对金战争。蒙古贵族在战争中大肆掠夺和屠杀,所过无不残灭,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牛羊马畜皆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郭邱墟”(《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原人民顽强抵抗蒙古军。蒙古贵族长期不能达到灭亡金朝的目的。窝阔台汗改而采取“联宋攻金”的策略,与南宋结成同盟,约定灭金以后黄河以南的地方归南宋。蒙古军假道南宋,绕过金的军事重镇潼关,于1233年攻下开封,迫使金哀宗出走蔡州(今河南汝南)。1234年,南宋军与蒙古军联合攻占蔡州,金朝灭亡。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西征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1218年到1223年,由成吉思汗统率的第一次西征,攻占新疆以西中亚的许多地方,一直打到波斯和印度西北部。1236年到1241年,由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统率的第二次西征,攻占斡罗斯(俄罗斯),前锋直逼维也纳。1253年到1258年,由成吉思汗另一孙子旭烈兀和拔都统率的第三次西征,攻占了波斯、两河流域直到地中海东岸的许多地方,兵锋直达马扎尔(今匈牙利)、孛烈尔(今波兰)地区。
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1234年,蒙古灭金,窝阔台汗命其次子阔端攻取南宋四川。第二年,阔端率军破秦(今甘肃天水)、巩(今甘肃陇西)等州,金的熙河节度使(治临洮)、蕃部首领赵昌阿哥等降,被授为叠州(今甘肃迭部)安抚使,使“招逃亡,立城垒,课耕桑”(《元史•赵阿哥潘传》)。1244年,阔端又派将领多达进入乌思藏。1247年,掌握吐蕃地方实权的喇嘛教(藏传佛教)萨斯迦派首领萨斯迦班智衮噶坚藏在凉州与阔端达成协议,表示接受蒙古大汗规定的各项制度,归附于蒙古。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先后设置了管辖藏族地区的中央和地方机构。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皆为秩从一品的高级官署。在藏族地区则设立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在今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和南部以及四川西北一部分地区(藏文文献称为“脱思麻”),设立“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在今四川西部岷江、大渡河、雅砻江流域及迤西至昌都地区,包括今甘孜藏族自治州在内(藏文文献称为“朵思总”或“朵甘思”),设立“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在今西藏自治区,设立“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以下,还分设若干宣抚、安抚、招讨等司以及元帅府、总管府、万户府和千户所等。所有这些地方机构,乌思藏的首要官员一般由当地僧俗封建主担任,但需经过元朝政府的任命;脱思麻、朵甘思地区的宣慰、宣抚、安抚使等官,常由元政府直接派遣。各级官员,都必须遵守元朝法令,并接受考核。与此同时,忽必烈还在乌思藏和其他藏族地区调查户口,确定贡赋,建立驿站,推行乌拉制度(主要是提供驿站的供应和服役),并屯驻蒙古军队。这样,西藏就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 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资料大全
- › 七年级历史寒假练习题: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 ›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 ›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 › 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 ›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 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 201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资料大全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资料大全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资料大全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历史(下)教学资料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