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辅导六年级数学辅导六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正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10-20 00:38:56]   来源:http://www.kmf8.com  六年级数学教案   阅读:8921
概要: 在把例2制成条形统计图时,需把三个车间的男工和女工的人数都分别表示出来,需要怎么办?回答思考题。例2是一个复式统计表,与例1相比二者相同点是二者不同点是依照课本第58页例2中,第一、第二车间的制图方法,完成第三车间的制图。在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应注意什么?观察例2的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男工人数最多的是哪个车间?最少的是哪个车间?女工人数最多的是哪个车间?最少是是哪个车间?在统计图怎样找出哪个车间的人数最多?哪个车间人数最少?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注意的问题。看书并质疑巩固练习教材练习12 第5、6题。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第三课时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能看懂和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导入新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已经学会了制作条形统计图,常用的统计图还有折线统计图。(出示从报刊或图书中搜集的一些学生易于理解的折线统计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新授教学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及组成看教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标签: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http://www.kmf8.com

在把例2制成条形统计图时,需把三个车间的男工和女工的人数都分别表示出来,需要怎么办?

回答思考题。

例2是一个复式统计表,

与例1相比二者相同点是

二者不同点是

依照课本第58页例2中,第一、第二车间的制图方法,完成第三车间的制图。

在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应注意什么?

观察例2的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男工人数最多的是哪个车间?最少的是哪个车间?

女工人数最多的是哪个车间?最少是是哪个车间?

在统计图怎样找出哪个车间的人数最多?哪个车间人数最少?

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注意的问题。

看书并质疑

巩固练习

教材练习12 第5、6题。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第三课时

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能看懂和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我们已经学会了制作条形统计图,常用的统计图还有折线统计图。(出示从报刊或图书中搜集的一些学生易于理解的折线统计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折线统计图。

(板书:折线统计图)

新授

教学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及组成

看教材62页完成思考题。

幻灯出示折线统计图的意义。

第62页例3的折线统计图,指图说出它包含哪引起内容。

教学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出示例3

某地1993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月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平均气温℃251016.522283232.5261911.55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教学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

一年有十二个月,在水平射线上应如何划分?

这一年最高的月平均气温是32.5℃,在垂直射线上应如何划分?

说明:在画折线时,先要按照数据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指导学生到讲台前来画一画,描出各点,再顺次连接两点之间成直线,在各点注上数字

最后写好统计图标题、标明制图日期。

教师示范后,让学生完成这张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比较折线统计图的步骤与制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点?

(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与制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

教学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看例3的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

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上升得取快?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得最快?

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的特点。

比较条形统计图的折线统计图,想一想: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63页“做一做”。

小结:折线统计图抽制作方法是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

看书并质疑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1、2题。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第四课时

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掌握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会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培养学生初步统计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复习

回答

什么是折线统计图

制作折线统计图分为哪几步?

新授

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学习例4

出示例4

例4 某市无线电一厂、二厂1985年~1983年的产值增长情况如下表。

年份

产值(万元)

厂名1985年1988年1990年1992年1993年

无线电一厂4000600095001200018000

无线电二厂4000450055006500910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看书第64页,思考并讨论

回答思考题:

例4是一个复式统计表

例4表中表示的统计数据的年份是不连续的。

在制统计图时,需要根据实际年份的多少在水平射线上划分出表示年份的间隔,使得表示两年的间隔是表示一年间隔的2倍,表示三年的间隔是表示一年间隔的3倍。这样能真实地比较出产值增长变化的情况。

可以把它们绘制在一张图上

先用折线统计图描点的方法,描出各点后,再肜两种不同的颜色或不同的线段把它们区别出来,并在制表日期下注明图例,说明每种线段表示的是什么即可。

仿照教材65页例4中无线电一厂的制图方法,完成无线电二厂的制图。

在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应注意什么?

(在描出各点后,要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或不同的线段把它们区别开来;应在制表日期下注明图例)

观察例4的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哪个厂的工业产值增长得快?

哪一年的工业产值增长得最快?

比较例4与例3有什么不同?

小结:讲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看书并质疑

巩固练习1

完成教材65页的“做一做”

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5题。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第五课时

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制扇区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并能正确制作扇形统计图。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渗透“实践第一”观点。

教学过程:

以旧引新

回答。

圆周角的度数是什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有哪些?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有哪些?

板画

两一个半径为30厘米的图形。

新授

导言:前几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长形统计图的折线统计图,掌握了这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板书:扇区形统计图

出示准备题,思考

扇形统计图是用什么图形来表示的?结合准备题想一想这个整圆表示的是什么?(全班学生的人数)

通过这个扇形统计田径反映了这个班的学生在活动课中参加了几种小组活动?它们分别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图形来表示?

观察图中这个班级的学生参加小组人数最多的是哪个组?最少的是哪个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Tag:六年级数学教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学 - 小学数学辅导 - 六年级数学辅导 - 六年级数学教案
上一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负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