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辅导六年级数学辅导六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正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10-20 00:38:56]   来源:http://www.kmf8.com  六年级数学教案   阅读:8921
概要: 关键:都要先求出原计划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和实际每小时多少千米。从而看出复合应用题是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简单应用题组成的。巩固练习学校买来4袋水泥,每袋50千克,用去150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并列综合算式)完成教材练习二十第7题。第二课时复合应用题(工程问题)教学目标: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弄清“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不同的叙述方式。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想的灵活性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教学过程: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应用题中的工程问题。(板书:工程问题)基本练习根据工效、时间、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说说工作总量=( );时间=( ); 工效=( )先具体说说下面的工程问题中的工效、时间和工作总量各指什么而言;然后用两种方法解答。修一条长600米的公路,甲队单独修要5天完成,乙队单独修要4天完成。两他合修几天完成?(对比两种题解答方法,哪种较简便?从中得出怎样的规律?突出工程问题的分析解答方法)指导学习例3出示1)题(审题略)师:从题目的问题入手,要求剩下的化肥要运几次,需要知道什么?(剩下的吨数、拖拉机的载重量)师:它们是怎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标签: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http://www.kmf8.com

关键:都要先求出原计划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和实际每小时多少千米。从而看出复合应用题是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简单应用题组成的。

巩固练习

学校买来4袋水泥,每袋50千克,用去150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并列综合算式)

完成教材练习二十第7题。

第二课时

复合应用题(工程问题)

教学目标: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弄清“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不同的叙述方式。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想的灵活性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应用题中的工程问题。(板书:工程问题)

基本练习

根据工效、时间、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说说工作总量=( );

时间=( ); 工效=( )

先具体说说下面的工程问题中的工效、时间和工作总量各指什么而言;然后用两种方法解答。

修一条长600米的公路,甲队单独修要5天完成,乙队单独修要4天完成。两他合修几天完成?

(对比两种题解答方法,哪种较简便?从中得出怎样的规律?突出工程问题的分析解答方法)

指导学习例3

出示1)题(审题略)

师:从题目的问题入手,要求剩下的化肥要运几次,需要知道什么?(剩下的吨数、拖拉机的载重量)

师:它们是怎样的数量关系?

列综合算式,并说说算式每步的意义。

出示2)题,读题审题完后,教师启发学生想:如果用(1)题的思考方法,这里的化肥吨数应怎么看?汽车和拖拉机各自的效率呢?

列综合算式,说说算式每步的意义

比较上面两题的异同点

相同点:数量关系相同,解答方法一致

不同点:1)题给的条件是具体的吨数。

题给的条件是从份数的角度思考。

完成教材103页的“想一想”。

巩固练习

在完成教材106页12题后,思考:如果把第一个问号去掉应怎样列综合算式?让学生明确第一个问号是为求出最后问题而需要先求出的间接条件。

找出下面题中的间接条件并转化为直接条件。

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出发,快车每时行全程1/8。慢车每时行全程的1/10,它们几间相遇。

一份稿件甲单独打要4时完成,乙单独打要6时完成。如果甲先打2时,剩下的由乙打,还需几时完成这份稿件?

完成教材106页13题,解答后让学生对比一下算式,说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全课总结

第四课时

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沟通与算术方法解的联系与区别,排除知识间的干拢,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想一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准题中的等量关系,或者说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

根据例子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

例:“篮球比足球多5个”。数量是相等的关系是:足球的个数+5=篮球的个数。

练习:

基本练习..

学生独立解答例3。然后说主自己的分析解题思路,最后理清下面问题。

从题目的本身和解答方法进行比较看,两道题基本数量关系是什么?

客车和货车每时共行的距离×时间=甲乙两站间铁路长。

在什么情况下用算术方法解答较简便?在什么情况下列方程解比较简便?

总结:第(1)题是已知两车速度与时间,求路程,直接改用算术方法(乘法)解答很方便。第(2)题是已知两车速度与路程,求时间,可根据第(1)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式——60x+55x=460或者(60+55)x=460较为方便。如果用算术方法解则需逆向思考。第3题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小段练习:

说说下面各题用什么方法解答较简便?为什么?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109页第1题。

学校图书室有文艺书2280本。比科技书本数的3倍还多48本,科技书有多少本?设科技书有x本,选择下面正确的方程。

3x-48=2280

3x+48=2280

2280+3X=48

完成教材109页2题、3题

全课总结(略)

分数应用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弄清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是从基本题扩展而来的,抓住关键提高学生的辩别能力。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教学过程:

指导学习例题

基本复习

谁能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提出简单的用分烽解的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水彩画是蜡笔画的几分之几?50/80;蜡笔画是水彩画的几分之几?80/50)

稍复杂分数应用题的复习:

根据上面已知条件,教师提出“蜡笔画比水彩画多几分之几”谁会列式并算出结果?(学生列式教师板书(80-50)÷50=3/5)如果提出“水彩画比蜡笔画少几分之几”又该怎样列式?结果又是多少?学生列式教师板书(80-50)÷80=3/8)

提问:解答以上问题列式的关键是什么?关键弄清哪个量是哪个量、哪个量比哪个量多(少)几分之几。“是”和“比”后面的量就看作单位“1”的量做除数,前面的量则做被除数。

稍有变化的复习题:根据上面总结的解题关键,我们来讨论下面两个问题。(教材111页的两道小题,可一一出示后让学生列式解答。)

总结解答方法:

找准题中单位“1”的量。

看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单位“1”的量是已知就用乘法解答,否则可用方程解)

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的量

完成教材111页例4的“想一想”:

教师强调说明解题方法一样。因为这里的分数与百分数都是表示两个数的相除关系,实质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如最前面的基本题中最后结果要化成百分数。

3.巩固练习

只列式说得数

完成教材113页的“做一做”。

小军看一本24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4。

1)240×1/5求的是( )。

2)240×(1/4-1/5)求的是( )。

3)240×(1/4+1/5)求的是( )。

4)240×(1-1/4-1/5)求的是( )。

解答下面各题

一根铁丝第一次截去全长的3/7,第二次截去3/7米,还剩下全长的3/7。这根铁丝有多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Tag:六年级数学教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学 - 小学数学辅导 - 六年级数学辅导 - 六年级数学教案
上一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负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