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判断后,指名说出判断的根据。
②做P33“做一做”。
让学生看书,不抄题,直接把能组成比例的两个比写在练习本上,教师边巡视边批改,对做得不对的,让他们说说是怎样做的,看看自己做得对不对。
③给出2、3、4、6四个数,让学生组成不同的比例(不要求举全)。
④P36练习六的第1~2题。
对于能组成比例的四个数,把能组成的比例写出来。组成的比例只要能成立就可以。
第4小题,给出的四个数都是分数,在写比例式时,也要让学生写成分数形式。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同学们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P34,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内项。
指名让学生指出板书中的比例的外项、内项。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我们知道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在比例的意义后面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请同学们分别计算出这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教师板书:
两个外项的积是80×5=400
两个内项的积是2×200=400
“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板书:80×5=2×200“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是这样的呢?”让学生分组计算前面判断过的比例式。
通过计算,大家发现所有的比例式都有这个共同的规律,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规律说出来?
最后教师归纳并板书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说明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的呢?”(指着80:2=200:5)教师边问边改写成:
=
“这个比例的外项是哪两个数呢?内项呢?”
“因为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所以,当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怎么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
3.巩固练习。
前面要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我们是通过计算它们的比值来判断的。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后,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成比例。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3:4和6:8能不能组成比例。
(2)P34“做一做”。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说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2、填空
5:2=80:( ) 2:7=( ):5 1.2:2.5=( ):4
3、先应用比例的意义,再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那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9和9:12 (2)1.4:2 和7:10 (3)0.5:0 .2和
:
4、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2 、3 、4和6
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五、课堂练习,辅助消化
P36~37第3~6题。
六、课外补充,拓展延伸
1、判断。
(1)如果3×a=5×b,那么5:a=3:b。
(2)
:
和
:
中,能与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 › 2016年最新人教版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 ›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介绍
-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 › 人教版六年级英语教学计划介绍
-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研计划
-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研计划总结
-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总结
-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总复习计划
-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总复习计划2
-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
-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二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