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二学习辅导高二语文辅导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祖国山川颂教案» 正文

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祖国山川颂教案

[10-20 00:48:13]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二语文教案   阅读:8642
概要: 5、背诵: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三、朗读、理解第3段1、朗读2、难点理解:朝——搴——阰——木兰——夕——揽——洲——宿莽——日月——忽其——淹——代序惟——零落——美人——迟暮——不——抚——壮——秽——度——来——道——夫——先路(早上。拔取。大山。香木名称。晚上。采摘。水中陆地。草名,经冬不枯。指时光。迅速之状。久留。交互更替。思。飘零,坠落。比喻
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祖国山川颂教案,标签:高二语文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5、背诵: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三、朗读、理解第3段

1、朗读

2、难点理解:

朝——搴——阰——木兰——夕——揽——洲——宿莽——日月——忽其——淹——代序惟——零落——美人——迟暮——不——抚——壮——秽——度——来——道——夫——先路

(早上。拔取。大山。香木名称。晚上。采摘。水中陆地。草名,经冬不枯。指时光。迅速之状。久留。交互更替。思。飘零,坠落。比喻。年老。“何不”。把握。壮盛的时机。丑恶的行为。法度。呼唤语,呼唤君王跟从自己。道同“导”,引导。音节助词,无实义。前面的路。)

3、互相翻译,再指名朗诵自己的翻译。

(我早上攀折山上的木兰,

我晚上采摘沙洲里的宿莽。

时光匆匆地不肯停留啊,

春与秋交互更替。

想到草和木都时刻地在凋零,

怕的是理想的佳人也要早衰。

应该把握年壮抛弃丑行啊,

为什么总不见你改变路数?

我驾着骏马正要打算去奔驰,

你来吧,我要为你在前面引路。)

4、点评

(提出“抚壮”“弃秽”和任用贤才的政治主张。节末用比喻的手法,表示愿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

5、背诵: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四、思考问题,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

1、诗人诉述帝王家族的出身,是在炫耀自己吗?怎么讲?

(从远古帝颛顼帝说起,显示诗人与楚国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

2、《离骚》中写进了很多香草树木,由本文看,诗人有什么寄寓?

(比喻美好的品德或者比喻美好的向往。)

3、下文写到诗人遭遇到的不幸,那么开头自我表白的描写有何作用?

(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极进取,精勤修德,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这就为下文良好的愿望与不幸的遭遇作了铺垫。)

五、作业。

指导阅读《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10)

教学设想:

本文选自苏教版“号角,为你长鸣·殉道者之歌”自读板块,学习的意义一是理解诗歌形象,学习对作品进行点评;二是人文教育上,崇敬那些为祖国,为正义,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而提高自己爱国的精神境界。教学时,以自学自读为主,教师可以适当补充点作者简介和背景材料。

目标与要求:

1、了解作者和有关背景;

2、进一步学习诗歌的形象分析;

3、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教时安排: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了解作者和有关背景,完成第1首思考分析。

过程:

一、了解作者

1、普希金

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普希金抒情诗内容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1818)、《自由颂》(1817)、《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访》(1835)等。普希金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1822)、《青铜骑士》(1833)等。普希金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专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民问题;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及农民运动领袖。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文学形象的产生,大大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普希金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2、惠特曼

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生于长岛。他曾在公立学校求学,任过乡村教师,干过送信,排字等杂务,后在报馆工作,成为编辑。他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城市的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讲演术,喜欢阅读荷马史诗、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青年时期,他帮助父亲承建房屋,经营小书店、小印刷厂等,他性格自由散漫,喜欢游荡并和船夫、舵手、渔民、杂役、马车夫、机械工等结交朋友,自称是美国的“吟游诗人”。1855年出版《草叶集》第一版,收诗12首。南北战争期间,他自愿到华盛顿看护伤员,战后曾先后在政府部门供职多年。1873年身患瘫痪症,以后始终没有恢复健康,直到逝世,卧床达20年之久。但他的乐观主义,他对生活的热爱,他的民主理想至死不渝。在他生前,《草叶集》再版多次,每次都有变动,现在通用的全集,是所谓“临终版”,即1892年出版的第九版,收诗383首。1865年,诗人还出版了《桴鼓集》及其续集,内有一首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1882年,诗人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典型的日子》,其中包括《民主远景》一文。《草叶集》中最长的《自己之歌》,表达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草叶”象征一切平凡普通的东西和平凡普通的人。诗的背景是纽约的街道和长岛的海滩,反映了劳动阶层人民的生活。诗采用日常生活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人的肉体、灵魂和宇宙间关系的认识。他的泛神论思想,他对无罪的肉体的歌颂,在当时都是惊世骇俗的,而他的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以及像大海波涛一样气势豪迈的诗歌节奏,都是对传统诗体的创新。毫不掩饰地表现出诗人胸襟开阔、勇于进取的个性。除《自己之歌》外,《草叶集》还收录了《通向印度之路》、《从永不休止地摆动着的摇篮里》等佳作。惠特罗为建立美国自己的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模板高中学习网 - 高二学习辅导 - 高二语文辅导 - 高二语文教案
上一篇: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三祖国山川颂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