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两支反秦势力,突然剑拔弩张,厮杀起来?这有着极为深刻的原因。原来,刘、项各自都有南面称孤之心。想当年,刘邦在咸阳服役时看见了秦始皇,曾经十分羡慕地说过:“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在公元前210年看见秦始皇游会稽时,也曾颇为自负地过:“彼可取而代也!”因此,这就决定他们对农民起义的胜利成果必然拼死相争。果然,秦王朝覆灭后,刘、项之间的矛盾便逐渐趋于激化。刘邦先人咸阳后,本来“欲止宫休舍”,只是听了张良“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史记·留侯世家》)的劝戒,才“还军霸上”。但离咸阳之前,极力制造“吾当王关中”的舆论,以期得到父老、豪杰的支持。后又采纳鲰生的意见“距关”,这表明刘邦做关中王的欲望是十分强烈的。而项羽对关中王也早就馋涎欲滴,又有四倍于刘邦的兵力,故骄横不可一世,宁可负约也要把关中据为己有。因此,刘、项之间大规模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势不可免。《鸿门宴》便是“楚汉相争”的第一个回合。
所谓“鸿门宴”,是指公元前206年十二月,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生动表现,是漫长激烈的“楚汉相争”的序幕。“楚汉相争”的实质,是地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鸿门宴名为“宴会”,实为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生动地对比了斗争双方策略高下的悬殊,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
三、出自于本文的成语或典故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面在做这件事情,实际上另有目的。)
彘肩斗酒 ——?( 形容英雄豪壮之气 )
发指眦裂——?(激动愤怒到极点。)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
劳苦功高——?(有劳苦,有功劳。)
鸿门宴——?(今天“鸿门宴”的含义是含有某种杀机的会晤。)
四、和课文有关的古代文化常识简介
山东:战国至秦汉间一般指崤山以东的地区。
河南:黄河以南。
河北:黄河以北。
关中:战国至秦汉间一般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东向坐:向东坐。
坐席: 古代 君王、诸侯临朝听政,或各级官员治理民事,皆面南而会,即以此称君。而以北面为卑,或以之称臣。东西坐席一般以东为主,以西为客。但汉代刚好相反,本文即如此。参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再拜:古时常礼,两拜稽首称为“再拜”,是大礼,有时亦为敬辞。
竖子:贱称,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司马:官名,一般为军事官员。
跽:长跪,双膝着地,上身挺直。是准备起身的应急状态。
五、朗读课文
1、读音提示
鲰(zōu) 卮(zhī) 卻(xì) 戟(jǐ) 彘(zhì) 眦(zì) 跽(jì) 芷(zhǐ) 欲王关中(wàng) 道芷阳间行(jiàn) 樊哙(fán kuài) 刀俎(zǔ) 玉玦 (jué) 郦山 (lì) 杯杓(sháo)
2、通假字提示——试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距关,毋内诸侯(距,同“拒”,把守。内,同“纳”,接纳,使进入)
秋豪不敢有所近(豪,同“毫”,鸟的毫毛)
张良出,要项伯(要,同“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同“背”,背叛)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同“早”)
令将军与臣卻(卻,同“隙”,嫌隙)
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坐,同“座”,座位)
拔剑切而啗(啗,同“啖”,吃)
3、朗读课文
四、积累文言知识
同学之间一对一,一个翻译,一个听,不懂的问周围的同学或者查工具书,将最后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下一课上提问。
第2教时
要点:积累文言知识二,并练习
过程:
一、继续积累文言知识
1、请解释下列加线的来自课文中的字词:
旦日飨士卒——妇女无所幸——素善留侯张良——为之奈何——距关,毋内诸侯——足以当项王乎——臣活之——吾得兄事之——约为婚姻——籍吏民——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戮力——不自意——数目项王——以身翼蔽沛公——欲止不内——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细说————未辞也——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何辞为——谨诺——道芷阳间行——不胜杯杓——闻大王有意督过之——拔剑撞而破之——参乘
(犒劳。 封建 君主对妇女的宠爱叫“幸”。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相处很好。怎么应对这件事。据守。抵挡。使动,救活。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儿女亲家。登记。异常情况。亲自,谢罪。使动,带着。并力。想不到。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眼示意。名词作状语,像鸟翅膀那样。使动,阻止。全部。尽。使动,使之为王。小人谗言。告辞。小的细节,小的谦让。语气助词,呢。遵命。名词作状语,从小路。受得住。责备。使动,击破。护卫的人)
二、翻译课文
(沛公(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有能跟项羽相见。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就派人去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占领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他的)国相,(相所有的)珍珠宝器都归为自己所有。”项羽(听了)非常生气地说:“明天用酒肉犒劳士兵,要(让他们)打败刘邦的军队。”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门;刘邦的军队有十万人,驻扎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说:“刘邦在山东时,贪图财物,爱好美女。现在进入关中,财物一点都不要,妇女一个也不亲近,这(表现)他的志向不小。我叫人去看过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成为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啊。(你)赶快功打(他),不要失掉时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 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祖国山川颂教案
- ›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集锦
- › 2016高二语文寒假测试题
- › 高二语文寒假测试题及答案《苏州园林》
- › 2016高二语文寒假课后练习《苏州园林》
- › 高二语文暑假练习题《桥之美》
- › 高二语文暑假测试题《记念刘和珍君》
- › 高二语文《病梅馆记》暑假阅读练习
- › 高二语文《背影》暑假同步练习题
- › 2016高二语文《桥之美》暑假基础知识练习
- › 高二语文暑假基础知识与阅读分析习题
- › 高二语文暑假基础知识练习及答案
- › 高二语文暑假测试题:《礼记·大道之行也》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祖国山川颂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祖国山川颂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祖国山川颂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祖国山川颂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