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本文主要是针对“送去”而讲,综观全文,这个主张里含有:主动选择对我们有利的文化,为我服务。
“完全国货”——早期日本的商品充斥中国市场,后来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政府和商人勾结,自欺欺人地在日货的商标上覆盖上“完全国货”的字条骗人。)
七、朗读、预习下文。
第2教时
要点:品味语言,咀嚼含义;理清思路,分析特色。
过程:
一、朗读课文
二、继续品味语言,咀嚼含义
1、朗读7、8、9、10段,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不懂的,先查工具书,再同学之间讨论,最后班级交流)
脑髓——大宅子——孱头——昏蛋——蹩进——废物——鱼翅——“平民化”——萝卜白菜——宴大宾——鸦片——当众摔在毛厕里——“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烟枪和烟灯——送一点进博物馆——姨太太
(脑髓——脑力、辨别力的意思。“大宅子”,比喻外来文化。
孱头、昏蛋、废物——分别代表三种态度:犹豫害怕,不敢接近;全盘否定,彻底排斥;不加选择,全盘接纳。
蹩进——不是“走”进或者“跨”进,“蹩”,显示其寒酸相。
鱼翅、萝卜白菜、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鱼翅”比喻外来优秀的文化;“萝卜白菜”比喻对我们有益的文化;“鸦片”比喻虽是有害,却也存益的文化;“烟枪和烟灯”比喻颓废糜烂和形式怪异的文化;“姨太太”比喻色情类的完全有害的文化。
“平民化”、宴大宾、当众摔在毛厕里、“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送一点进博物馆——这些是类比谈对外来文化的处理方式。“平民化”,指虽然引进,而不利用;“宴大宾”,指做样子,搞形式,不是真正利用;“当众摔在毛厕里”,对利害参半的文化,不懂得利用有价值的东西,只是一味排斥;“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引用的是旧中国出售鸦片的广告语言,指对利害参半的文化,不是吸收有益的东西,而是拿有害的东西害人牟利。
2、说说最后一段的含义。
(总结对待外来文化态度、做法、意义。)
三、归纳段义,分析思路
(1)批判“送去主义”
(2)过渡,引出“拿来”
(3)从反面论证为什么要拿来
(4)(文中4、5、6段)区别“送来”与“拿来”的不同
(5)过渡,回归本题
(6)形象论述有关“拿来”,批判三种错误
(7)形象论述怎样“拿来”和利用
(8)“拿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1—4:批判“送去”,侧面论证“拿来”。
5—8:阐明“拿来”的基本观点。
四、思考问题,先思考后和同学交流,再班级交流。
1、本文是论述“拿来”的,标题也是“拿来主义”,为什么文章开头却用了相当篇目谈闭关和送去?
①由于闭关,不能拿来,就落后挨打,落后挨打,就只能送去,送去而不拿来,就会更加贫弱。这是从侧面暗扣“拿来”。②议论文强调针对性,强调针砭时弊,这样就抓住现实问题,先破再立。③虚晃一枪,暗中扣题,结构上收放离合,欲擒故纵,文章波澜起伏。
2、鲁迅的杂文往往讲究议论中的形象性,又语言幽默嘲讽,试以本文为例说明。
用比喻说理,又有大段地用形象的类比论述道理。运用反语、引用,辛辣嘲讽,用语幽默含蓄,此外,用字也讲究,比如“捧”和“挂”的使用。
3、有人说议论文中添加形象性,写得不好就文体不清,四不像,你觉得应该如何避免文体不清四不像的情况出现?
①论证的主线要明确;②用形象是为了含蓄地论述道理,不能主次不分;③如果使用例证,例子是不能展开的,四不像就是常常铺漫例证,喧宾夺主造成的。
五、作业
《烛之武退秦师》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10)
教学设想:
本文编排在苏教版“寻觅文言津梁·因声求气”板块,编者的意图,一是学习本积累文言知识,二是从“因声求气”里反映出策略的理解。个人的处理,一是当然要通过本文的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提高自我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二是不必把什么“因声求气”当回事了,根据课文的特点,重点赏析说话的艺术。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常识。
2、积累文言知识。
3、赏析说话的艺术。
教时安排: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了解有关常识,朗读,疏通并翻译
过程:
一、导入(引入初中学习过的《曹刿论战》,由学生简介《左传》)
二、教师补充有关常识
《左传》是解说《春秋》的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的史事。《春秋》是孔子编撰的,为中国较早的编年史,文字简约如大事记,以后便有多种解说的“传”书,其中最有名的是《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左传》记事详细并有文学的色彩,对后来中国的文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朗读
1、注意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2、指名朗读后再自由朗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 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祖国山川颂教案
- ›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集锦
- › 2016高二语文寒假测试题
- › 高二语文寒假测试题及答案《苏州园林》
- › 2016高二语文寒假课后练习《苏州园林》
- › 高二语文暑假练习题《桥之美》
- › 高二语文暑假测试题《记念刘和珍君》
- › 高二语文《病梅馆记》暑假阅读练习
- › 高二语文《背影》暑假同步练习题
- › 2016高二语文《桥之美》暑假基础知识练习
- › 高二语文暑假基础知识与阅读分析习题
- › 高二语文暑假基础知识练习及答案
- › 高二语文暑假测试题:《礼记·大道之行也》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祖国山川颂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祖国山川颂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祖国山川颂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祖国山川颂教案